作者: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是世界最大贸易协定,包括15个经济体,其旨在振兴全球化、加强贸易规则,以及加强东盟在区域贸易中的核心地位。在中美关系紧张的背景下,RCEP为供应链转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同时使得中国能够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深化与发展中地区的联系。
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于2022年生效。在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日益抬头的背景下,RCEP有助于重振全球化,甚至促使全球化升级。鉴于其庞大的规模及成员经济体的活力,这一新的自贸协定前景光明。该协定涉及15个发展水平不同、政治和经济体系各异的国家,因此,追求高标准显然是不现实的。话虽如此,尽管与其他现有自贸协定相比其关税税率差异可能不大,但它有可能在技术法规、电子商务、原产地规则和投资等其他领域实施和更新规则。
RCEP还将东盟建立的多个自贸协定与其主要对话伙伴相融合,从而强化了这一地区组织保持其塑造地区贸易架构核心作用的承诺。作为区内最大经济体和东盟连续15年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RCEP的成功中占有重要地位。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中国对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希望拓展东南亚市场、在该地区及其他地区销售产品的中国企业可以从中获益。与高标准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一样,RCEP可以成为世人期盼已久、覆盖范围更广的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基石。与此同时,美国不愿重新参与多边自贸协定,可能导致自身地位受到削弱,尤其是在考虑到中国有意加入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情况下。
差异化和学习曲线
和任何新事物一样,了解和适应RCEP规则会带来一些成长的烦恼。不熟悉这些规则可能导致一些困惑或挫败感,成员国必须努力协调法规和程序,这可能需要一些合规成本。然而,RCEP拥有强大的争端解决机制,这可能使其有别于其他自贸协定。通过指定的补救措施来解决集团内部贸易争端的能力,可以极大增强其吸引力。相反,如果成员国越来越多地选择非RCEP解决方案,就有可能损害该协定的可信度。
积极准备并迅速采取行动的国家和企业将充分利用RCEP。除了法律和监管环境之外,了解成员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很重要。成员国的多样性意味着自贸协定的影响可能不均衡,贸易或工业主管部门应向企业介绍RCEP及其益处,或分享有关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方面的建议。政府和私营部门应该让公众知道,自由贸易能够带来更多好处,而且它们正在采取措施克服其缺点。这些做法将减轻人们对全球化的不满,还可以防止民粹主义的反弹——这种反弹有可能表现为肆无忌惮地采取限制措施,甚至退出贸易协定。
商会和商业协会应通过行业专题会议帮助其成员做好准备。此类信息和咨询服务应覆盖中小企业,因为这些企业也许容易受到该协定意想不到的不利影响。法律或者商业咨询公司也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新形势。这些机构可能在RCEP规则、规则解读和贸易争端案件方面积累了专业知识,从而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建议,帮助它们抓住协定带来的利好因素,同时降低风险和损失。随着RCEP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利用其规则。
中美贸易战与RCEP
中美之间关税战升级以及贸易和资本流动受限的前景可能影响到RCEP成员国,尤其是东盟国家。美国可能采取更严格措施,打击中国企业利用“后门”将产品转运到东盟再出口到美国的做法。东盟的大量生产是这些国家继续进入西方市场的关键,但生产活动可能转移到与美国签订自贸协定或者不受美国限制的RCEP成员国。对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设置上限或限制可能是症结所在,这将使得从中国采购投入品并向美国出售最终产品的国家(比如越南)陷入困境。由于“去风险化”背景下的资本转移,以及企业采用“中国+1”或者更多战略,东盟国家可能从中受益。但是,这种收益可能是短暂的。长远来看,全面脱钩将破坏一体化的供应链,迫使企业和国家做出艰难的选择。
此外,虽然更具保护主义性质的限制措施可能支持本土产业,但也可能导致效率低下和成本上升。以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为例,这可能意味着向清洁能源和出行方式的过渡进程将被推迟。对于那些需要保护现有生产商的国家来说,比如美国电动汽车业的特斯拉以及风能、水力和太阳能领域的通用电气,保护这些企业免受低价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可能是有意义的。然而,对于没有此类生产商的国家来说,邀请外国公司开设工厂生产此类产品并在国内外销售是件具有吸引力的事情。对于那些拥有大胆计划或者新兴产业的国家来说,合作和合资企业可能是加速产业升级或者打造国家冠军企业的一种方式。比如,印尼正在建立完整的电动车生态系统,并邀请中国公司在国内加工镍用于生产电池和电动车。此外,马来西亚把自己定位为“中立和不结盟”的芯片制造中心。
如果中国企业在全球北方和西方遭遇更多阻力,它们可能会转向南方和东方。中国可能继续扩大在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和投资,这一点体现在11年前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或许这也是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的推动因素。它也可能是升级“东盟-中国自贸协定”(ACFTA)、提议单方面向东盟国家开放以及实施RCEP的底层动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