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园艺果树套袋图片,以及果树套袋步骤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苹果套袋后应如何管理?
苹果套袋后,果实进入膨大期,需加强管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研究员张明科表示,此时的土壤管理极为重要。苹果套袋后,应及时深翻土壤,深度80~100厘米,逐年、隔行进行,以保护根系。同时,果园覆草,厚度15~20厘米,可增加抗旱效果。覆草原料可就地取材,如农作物秸秆、杂草、树叶等。
在苹果套袋后的管理技术中,摘袋是一个关键步骤。一般推荐在9月末至10月上旬,即果实采收前20~25天进行摘袋。对于套有双层纸袋的果实,需要分两次摘袋,先摘除外层纸袋,保留内层红色纸袋,5~7天后再次摘除内袋。使用新高脂膜喷施果面,可以显著提升果实的颜色效果。
套袋后的精细管理套袋后,密切关注果袋状况,防止脱落或变形。定期拆袋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以及日灼病,必要时采取遮荫措施,确保果实质量。通过以上细致的操作和管理,果农们可以有效地提升苹果套袋的效益,确保80%以上的优果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的果园管理。
苹果在塑料套袋后,无需在采摘前摘除套袋。 可以直接将带着塑料袋的苹果放入冷库储存或出售。 保持塑料袋可以有效维持苹果的水分,减少果实皱缩的情况。
套袋后管理 套袋后要定期的进行检查,发现套袋松开、吊袋以及漏袋的现象发生,要及时处理纠正,还有在喷药后,以免套袋沾湿后紧贴果面,影响套袋内的通气,还易造成日灼现象 阴雨天气后及时深翻土壤,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扩大根系分布范围。
苹果套袋以前可以使水分散颗粒杀虫剂吗
1、当然了,农药还是必备的。因为袋子是不会防御微生物骚扰的,所以在套之前是要用杀菌剂的。
2、从谢花后至套袋前一般用药3次左右,此期正确的药物选择非常重要,能够有效的克服因用药不当造成的黑点、果锈、裂纹等果面粗糙问题。具体用药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⑴应选择颗粒细、悬浮率好、安全的粉剂或水剂杀菌杀虫剂,如喷克、乙生、宝丽安、克菌康、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杀菌优等。
3、套袋前1-2天套袋前要防好轮纹、炭疽病,传统的甲托、多菌灵效果很好,同时褐斑病开始侵染25天以上的老叶,应提前预防。虫害主要要防好康氏粉蚧,以防套入袋内,其次为黄蚜、绵蚜等。药剂安排:绿云凯歌(或绿云罗克)+金家托(MAS甲托水悬浮剂)+吡虫啉+肽神(或海之宝)。
4、在进行水果套袋前,果园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病虫防治。具体操作是在套袋前1到2天,喷洒杀菌剂和杀虫剂,如600倍喷克、800倍70%甲基托布津、棉神1号、高渗灭杀净等,以预防烂果病、棉铃虫和蚜螨等病虫的侵害。但需注意,避免使用有机磷和波尔多液,以防止果皮产生果锈。
5、②一般情况下,6月下旬,套袋苹果第二次喷洒,可选用螨死净2000~2500倍+25%灭幼脲1500倍液。食心虫严重发生的果园可再喷一次30%桃小灵或20%桃小毒杀1500倍液。杀菌剂可选用10%世高6000倍液,15%菌唑乳油2500倍液或50%翠贝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喷雾。
6、在苹果树套袋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三次药物喷施来预防疾病和害虫。 第一次喷药是为了防治赤星病、白粉病,可以使用腈菌唑;同时防治苹果霉心病和烂果,可选用含有乙霉威的复合药物;对螨类害虫的防治,可采用阿维菌素与螺螨酯的复配制剂。
黄栌下山桩秋天需要套袋吗
黄栌下山桩在秋天需要进行套袋处理。 根据生活常识和相关资料,套袋有助于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 套袋内的温度相比外部环境更为稳定,有助于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黄栌下山桩在秋季是否需要套袋保护,这是许多园艺爱好者关心的问题。 经过研究和个人经验,我得出结论,套袋可以有效地维持适宜的湿度环境,这对下山桩的生根非常重要。 套上袋子后,桩木内部环境得到保护,温度变化得到缓冲,从而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
针对黄栌下山桩,在秋季是否需要进行套袋处理,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我的了解和查询资料得知,套袋可以帮助保持适宜的空气湿度,对于苗木的生长非常有利。 套袋后,内部的环境温度相对外部更为稳定,这有助于提高下山桩的成活率。
果实蝇简介及详细资料
果实蝇 果实蝇 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园艺作物果实的重要害虫;其繁殖力强、寄主广泛,终年可见其危害,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亦是国际上农产品贸易上重要捡疫害虫;充分了解果实蝇生态与习性才能有效做出适当的防治措施,确保耕作收益。
东方果实蝇,学名Bactrocera dorsalis,起源于印度及马来半岛地区,是太平洋地区果树的一大威胁。这种昆虫以其广泛的寄主范围和强大的繁殖能力而闻名,雌性果实蝇通常会在水果表面产卵,孵化的幼虫会穿透果皮深入果肉中,进行蛀食活动。
生活史简介:成虫具明显趋旋光性,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摄氏度,成虫以花蜜、露水、腐果等为食,有1-2个月生命期,路上迁移距离2-3公里(在此范围活动)雌雄果实蝇可多次交尾,雌果实蝇在果实不同部位产卵,它在1-2月成虫期约可产下1000颗有效卵。
其寄主繁多、繁殖力强,雌蝇产卵于果皮下,幼虫孵化后钻入果肉中蛀食,造成水果腐烂失去商品价值,如果吃水果时发现内部长虫,大半都是东方果实蝇的幼虫。由于台湾气候及环境适合它的生存,目前已遍布全台,终年均有果实蝇发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